世界上有许多极其稀有的宝石,关于 “长在蛇头上且比钻石还贵 100 倍” 的说法可能是一种不太准确或较为夸张的表述,但在宝石世界中确实存在一些极为罕见且价值高昂的品种。以下是对世界上一些极其稀有的宝石的介绍及看法:
红硅硼铝钙石:于 1951 年在缅甸抹谷地区宝石砂矿中被发现,1957 年被国际上确认为新宝石矿种,截止到 2023 年,只发现 25 个小晶体和 1 个双面晶体。它仅产于缅甸抹谷和克钦邦,是极罕见的优质宝石,被认为是地球上最稀有的矿物,每克拉价值约 30 万美元。 硅硼镁铝石:最早于 1902 年被发现于马达加斯加,其中含有丰富的铝和硼的矿物成分,颜色上一般会呈现出非常迷人的蓝绿色,每克拉价格可达 20000 美元。 蓝锥矿:是一种稀有含有钡和钛的蓝色硅酸盐矿物,于 1907 年由探矿者在圣贝尼托山脉发现。宝石级蓝锥矿晶体仅产于美国加州圣本尼托县,产量十分稀少,在短波紫外线下会有亮蓝色到蓝白色的荧光反应,更稀有的透明到白色蓝锥矿会发出红色荧光,其价值也较高。 硼铝镁石:长期以来曾被当成褐色橄榄石,1952 年经 X 射线分析,证实为一矿物新种。产于石灰岩与花岗岩侵入体接触带,多呈水蚀卵石出现于砂矿层中。宝石级原料主要来自斯里兰卡和坦桑尼亚。 铍铝镁锌石:于 1967 年在南澳首次发现,并以发现地澳大利亚 Musgrave 山脉命名,后来也在格陵兰、马达加斯加、南极洲找到少量矿物样本,属于很稀少的矿物质,其中含有比例不同的镁、铁、锌等氧化物,莫氏硬度八度左右,每克拉约 6000 美元。 塔菲石: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宝石,主要在斯里兰卡和坦桑尼亚的河流冲积床中被发现,世界上最大的塔菲石只有 10 克拉多重。 亚历山大变色石:又称 “变石”,是金绿宝石中一个因含铬而具有变色效应的品种,如果既有变色效应,又有猫眼效应,则称 “变石猫眼石”,是非常罕见和极其珍贵的品种。 红绿柱石:到如今两三克拉的红绿柱石都比较少见,天然条件下红绿柱石是无色的,因此也较为稀有。 丹泉石:即坦桑石,最早发现于 1967 年,为纪念新成立的坦桑尼亚共和国被命名为坦桑石。坦桑尼亚几乎是坦桑石的唯一产地,至今没有人工合成的品种。 硼铝石:是一种铝和硼的氟化物聚合矿物,属硼酸盐矿物,极度罕见。已知的矿区主要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段、非洲纳米比亚和德国艾菲尔山的少数小矿坑。 展开剩余15%对于所谓 “长在蛇头上” 这样的表述可能存在误传或不恰当的理解。宝石的形成与地质作用、矿物成分等多种因素相关,它们通常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的,而非生长在蛇头等奇特的地方。这些稀有的宝石因其罕见性、美丽的外观以及独特的物理性质而具有极高的价值,它们在宝石市场上备受追捧,也成为宝石学家和收藏家们关注的焦点。同时,对于这些稀有的宝石资源,我们也应该在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同时,注重保护和珍惜。
发布于:黑龙江省